2025江苏公办烹饪学校有哪些
2025江苏的公办烹饪学校有: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阜宁中等专业学校、南京商业学校、江苏泗洪中等专业学校、扬州旅游商贸学校、江苏丰县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模特艺术学校、江苏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车辐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宿迁技师学院等公办烹饪学校。
一、2025江苏公办烹饪学校名单一览表
序号 | 烹饪学校名称 | 烹饪学校地区 | 烹饪学校性质 |
1 |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南京 | 公办院校 |
2 | 江苏阜宁中等专业学校 | 盐城 | 公办院校 |
3 | 南京商业学校 | 淮安 | 公办院校 |
4 | 江苏泗洪中等专业学校 | 宿迁 | 公办院校 |
5 | 扬州旅游商贸学校 | 扬州 | 公办院校 |
6 | 江苏丰县中等专业学校 | 徐州 | 公办院校 |
7 | 江苏模特艺术学校 | 徐州 | 公办院校 |
8 | 江苏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 无锡 | 公办院校 |
9 | 江苏省车辐中等专业学校 | 徐州 | 公办院校 |
10 | 江苏宿迁技师学院 | 宿迁 | 公办院校 |
11 | 江苏靖江中等专业学校 | 泰州 | 公办院校 |
12 | 江苏大丰中等专业学校 | 盐城 | 公办院校 |
13 | 江苏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 南通 | 公办院校 |
14 | 扬州生活科技学校 | 扬州 | 公办院校 |
15 | 江苏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 扬州 | 公办院校 |
16 | 徐州安保中等专业学校 | 徐州 | 公办院校 |
17 | 扬州市弘扬中等专业学校 | 扬州 | 公办院校 |
18 | 南京鼓楼中等专业学校 | 南京 | 公办院校 |
19 | 溧阳天目湖中等专业学校 | 常州 | 公办院校 |
20 | 连云港市海州中等专业学校 | 连云港 | 公办院校 |
21 | 江苏省阜宁中等专业学校 | 盐城 | 公办院校 |
二、2025江苏公办烹饪学校简介
1、江苏省阜宁中等专业学校
阜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创办于1988年,同时挂牌江苏省阜宁中等专业学校,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江苏省课程改革实验学校。目前,学校校园占地300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50多人,中职在籍生5000多人,开设数控应用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等16个专业,拥有三个省级示范专业、两个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两个省级课程改革实验点,建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心、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近年来,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中心、精致管理、技能提升、就业出路、培训服务"的办学思路,负重奋进找出路,凝心聚力树形象,披荆斩棘谋发展,大刀阔斧推改革,动真碰硬抓管理,聚焦课堂提质量,管导并举促效益,锐意创新启宏图,使学校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逐年提高,职业高中班学生毕业合格率与就业率均达100%,综合高中班学生参加对口高考成绩显著。学校先后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工学院、盐城技师学院等院校合作办学,并与青海、河北、黑龙江、安徽、云南等地职业学校联合招生,还与一大批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协作关系。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开展了感恩教育、养成教育、责任教育、创业教育、诚信教育、美德教育等系列活动,倾力打造规范校园、激情校园、活力校园、书香校园、诚信校园、和谐校园。学校紧紧抓住提高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健康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打造高效课堂和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突破口,强势推动课程和教学改革,营造了"培养素质、提升技能、塑造个性、施展才华"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还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人才、技术、设施条件的优势,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2、连云港市海州中等专业学校
连云港市海州中等专业学校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是国家重点、省三星级职业中学。学校的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连云港市锦屏职业高级中学,1982年成为市首批职业技术学校,1995年成为省重点职业学校,2003年兼并原连云港市幸福路职业中学,更名为连云港海州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10年更名为“连云港海州中等专业学校”,一直沿用至今。
学校是一所老牌职业学校,学校受地理位置、校园面积、上级部门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学校这几年出现了发展的瓶颈。但学校努力克服困难,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有限的经费尽量多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加教学、科研、生活基础设施,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今年学校投入三十余万余元,新建了单招班计算机专业技能考试实训室、汽修专业信息实训室和烹饪专业技能实训室,其中烹饪专业技能实训室正在建设中,另外两个实训室已投入使用。
连云港市海州中等专业学校是海州区教育局直属学校,国家重点、省三星级职业中学。学校历史悠久,师资雄厚,曾荣获市先进学校、市文明学校、市法治先进校、市先进基层党校、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市常规管理达标学校、市德育教育先进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师中本科学历占 94.5% ,中高级教师占 79.4% ,“双师型”教师占 61% , 25% 的教师拥有市级以上的荣誉称号。学校加大教育设施的投入,拥有适合职业教育的实习基地,各专业实验室设备充足,有车工车间、钳工车间、多媒体计算机房、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创业实训室、广告美术室、电子产品装配室等 20 多个标准实验室。拥有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报告厅、校园网等先进设备。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师风好,整体素质优,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一定科研创新能力,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规模相对稳定,基本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2019年在市、区主管部门领导关怀下,在校党总支、校务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全体教职工秉承一贯的吃苦耐劳精神,发扬继续发扬“四千”精神,不畏艰难,克服了重重困难,想尽办法招生。从招生方案的修订、招生简章的精心制作,招生对策、招生的宣传发动,组织生源、新生入学到录取审批等都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2019年,学校加强研究部署,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总体布局,全年召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3次;制定党员干部全年学习计划,设立党员专题活动日,明确学习主题;加强执纪督查、作风监督,充分落实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
建立责任清单制度,突出个性,制定班子主体责任清单、书记清单、成员责任清单,用图文等方式如实记录清单履行情况,并定期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建设服务型党支部,利用专业特性做好社区服务工作。
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内功修炼。明确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切实落实“一岗双责”工作;落实定期报告制度,党组织书记按要求向区委教育工委和派驻纪检组书面报告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班子其他成员报告向书记报告履行“一岗双责”情况。
学校一直以来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切实把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
一是大力开展养成教育。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育人观念,以文明班级评比为载体,以文明风采展示为纽带,强化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着力推进校风校纪建设。学校一直贯彻和落实“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中等专业人才。学校重视家校共建,坚持“三位一体”育人模式。
二是加强德育活动课程建设。重视爱国教育活动,坚持每周一的全校升旗日活动,组织学生、教师、中层干部、校长进行国旗下的演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升旗仪式的教育意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助人,勇于助人的优良品质。着重打造环境育人的功能,“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力争对全校师生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职生团课,学雷锋志愿服务,“传承雷锋精神”诵读活动,创文知识竞赛,参观革命纪念馆,“我为五四写首诗”征集活动,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寓德育于实践教育、体验教育、课堂教学,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选拔学生参加“菁菁杯”朗诵大赛,8位选手进入决赛,在海州区人民法院李厅长的指导下,学校学生参加市中职生模拟法庭的现场比赛,获得了市三等奖荣誉,18单招1班陈茜茜、18动漫班朱恩可获“优秀公诉人”称号。
社团活动开展有序,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师生积极性高,参与率高,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在校团委的组织选拔下,学校成功组建了礼仪、广播站、篮球、手工、钢琴等社团。社团秉承“实实在在”的制订计划,“实实在在”的开展活动的精神,扎扎实实走内涵发展道路,利用学生社团这块阵地,通过各种活动寓教其中,促进学生由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弥补课堂教育不足,努力使学生实现“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目标!
学校以“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为办学理念,以面向当地产业培育实用型人才,面向城市现代服务业培养服务型人才,面向现代先进制造业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根本任务,努力实现学生高起点就业、发展性就业和优质就业。
对口单招成绩多年居全市同类学校榜首。培养合格的中、初级实用人才万余名, 95%的学生取得初、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就业安置率96%。学校重视德育工作,强调抓“三重”即 重基础、重建设、重实效。抓好基础道德建设、班集体建设,提高学生自我转化的成效。近年来,学校将继续按照“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思路,探索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